原创罗刹海市讽刺了什么(刀郎罗刹海市暗讽的含义)

歌曲《罗刹海市》讽刺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现象,主要表现在娱乐圈的虚伪与丑恶、审美观念的扭曲、社会现象的荒诞与讽刺、对权力的盲目崇拜。《罗刹海市》是一首由刀郎演唱的歌曲,灵感来源于清代作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《聊斋志异》中的同名篇章,暗讽黑白颠倒的生活规律、奇怪的生物和价值观混乱的社会现象。
1、娱乐圈的虚伪与丑恶
在罗刹海市,人们为了迎合当地的风俗,不得不抹上黑画皮,扮成张飞的模样。这暗示了现实生活中娱乐圈的一些人士为了追求名利,不得不伪装自己,违背本心,丧失自我。
2、审美观念的扭曲
在罗刹海市,美丑标准颠倒,人们以丑为美,以怪为尊。这反映了现实生活中,一些人对美的认识出现偏差,追求畸形审美,导致价值观的混乱。
3、社会现象的荒诞与讽刺
在罗刹海市,驴和鸡角色错乱,还要涂脂抹粉,追求表面的华丽。这暗讽了现实生活中,一些本末倒置的现象,如某些人追求形式主义,忽视实质内容。
4、对权力的盲目崇拜
在罗刹海市,人们盲目崇拜权力,不知道自己真正的价值。这批判了现实社会中一些人对权力的热衷,为了地位而不择手段。
5、刀郎本人经历的讽刺
歌曲中的马骥,在罗刹海市努力融入当地社会,但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本心。这可以看作是刀郎对自己在娱乐圈经历的反思,表达了他对真实与虚伪的辨别,以及对音乐初心的坚守。
6、以丑为美,以美为丑,病态审美
这是全歌最核心的主题,与蒲松龄原作一样,整个罗刹国都是在以美为丑,以丑为美,且以貌取人中貌的标准是与华夏人的审美观彻底颠倒的。
7、蝇营狗苟,投机钻营,尸位素餐
歌中不但直斥责了那些蝇营狗苟的一丘之貉,还指出每一日蹲窝里把蛋来卧的叉杆儿马户,虽然在十里花场有浑名,却是个爱听那又鸟的曲的不学无术之辈,他统治苟苟营完全是尸位素餐,靠的是与那些臭味相投的又鸟、公公们狼狈为奸,没有是非观,没有正确美丑标准,又没有真才实学的一丘之貉只靠投机取巧往上爬。
8、道貌岸然,忸怩作态,虚伪之极
老粉嘴多半辈儿以为自己是只鸡,还有那不知自己是头驴的马户,不知自己是一只鸡的又鸟,朱门半掩, 花笺自检, 绣线慵拈,勾栏扮高雅,既当婊子,又立牌坊。 还红描翅、黑画皮,绿绣鸡冠,金镶蹄,装腔作势。表面以女子为好,实则是青竹蛇儿口、黄蜂尾上针的美女蛇,尤其是没有了雄性虎威的公公,偏要逞口舌之强,图虚假威名。
9、牝鸡司晨,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
草鸡去打鸣,把三更当清晨,让猪狗登画堂,把鞋拔当如意。不干正事,颠倒时光,让海泛舟、搏风打浪的马骥龙游险滩,流落恶地,受苦受难,被剥削压榨。将歹心填进爱字中,为满足个人百样爱好,使出千样的坏,阴谋诡计频出,心里肮脏,蛇蝎心肠,坏事干尽。
10、先入为主,不自量力,自负虚荣
表面不以貌取人,实则固执己见,未曾开言先转腚,一切都以坏心而定,美丰姿、少倜傥却视而不见,不知自己是驴、是鸡,却固执坚持马户不是驴,又鸡不是鸡,知道煤蛋儿是黑色,却千方百计想去洗白,乌鸦笑猪黑,苍蝇嫌屎脏。
11、营营苟苟, 纷纷扰扰, 莫莫休休
对外东西对立,没有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观,以资本把控局势、掠夺资源、财富的欧钢老板,偏生一个哲学家的儿子维特根斯坦,嘴说马户驴又鸟鸡,结果又混淆了驴与鸡,鸡驴不分。对外排斥东方美少年,对内也钩心斗角,马戶排挤驴,又鸟不容鸡。浑浑噩噩,混乱不堪。